2013年2月28日星期四

[独特视角] 为什么谈钱伤感情?

因为“市场规范”与“社会规范”是替代关系而非互补关系。
 
“市场规范”(market norm)和“社会规范”(social norm)是大脑中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机制。遵从市场规范时,人的行为由得失计算的结果支配;遵从社会规范时,人的行为由相互性原则(一报还一报、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支配。《怪诞行为学》里有一个例子:美国退休人员组织问一些律师是否愿意以较低的收费标准(每小时30美元)向需要帮助的退休人员提供服务,结果总是被回绝。后来该组织改问律师们是否愿意免费提供服务,这回占压倒性多数的律师都同意了[1]。
 
还有一个著名的故事[2]:老头门口天天有小孩来玩耍特别吵,老头的抗议总是无济于事。后来老头想了个办法:他每天给所有小孩每人一块钱,感谢他们在自己家门口玩让自己特别热闹开心,小孩也很开心。这样连续给了几天之后,他改给所有小孩5毛钱,说自己没那么多钱给了,但还是希望能天天看到他们在自己门口玩,小孩们有点不满意了。再后来他说自己没钱给小孩了,但还是希望小孩继续在这儿玩,小孩们觉得很生气,都离开了。
 
不涉及钱的时候,律师和小孩用社会规范思考,他们获得的是金钱以外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涉及到钱的问题时,律师和小孩使用市场规范思考,他们获得的是金钱衡量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所以,一谈钱(大脑开始调用市场范围思考问题),交情就没了(社会规范就随之而去),而且很难再找回来。


-------------------------------------------------------------
和朋友一起分享有趣的文章 - xiezhen
如果不希望再收到这些邮件,请直接回复告知

[独特视角] 《甄嬛传》能输出什么价值观?

2012年,一部描写中国清代宫廷内斗的《甄嬛传》,创下中国大陆有史以来的收视记录。仅在上海本地,最高收视率破10%。

这部剧讲述了宫女甄嬛从进宫时一个天真善良的姑娘,在经历过宫廷的尔虞我诈之后,变成一个“腹黑女王”并成功上位的故事。整部剧充斥着权谋斗争,互相陷害,否定了友情、爱情、亲情等一切人类美好情感。宫女们出卖朋友,使朋友流产;为上位不惜抛弃曾经的爱人;为陷害他人甚至亲自杀死腹中胎儿。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得到皇上的恩泽,使自己拥有更大的权力。

这样一部剧怎么会引起中国人如此大的兴趣?导演郑晓龙认为,《甄嬛传》在中国大陆“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是因为其传达的核心价值观是正确的”。(《京华时报》,2013年1月23日)因此,这部剧将在美国主流频道播出,被视作完成中国电视剧“走出去”的使命。一些中国主流媒体如《南方日报》称:“不仅要依赖外国人对神秘国度的这种好奇心,更重要的是,如何像好莱坞一样向世界输出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这将是有世界眼光和远大抱负的中国电影人电视人所面临的终极命题。”(《南方日报》,2013年2月3日)

尽管中国主流媒体对《甄嬛传》在美国播出持肯定态度,但我认为,这部戏在美国不会受到太多认可,更不可能完成价值观输出。其原因是,它宣扬的是中国落后的、倒退的价值观,在中国引起的社会效应也是负面的。它在中国的高收视率,并不能代表它具有普世意义。

《甄嬛传》的热播,是因为它与当今中国转型中人们的负面心态产生了共鸣。

首先,高收视率有其深厚的社会认同为基础。人们需要找到一个关注对象以宣泄内心情感。《南方日报》称:“《甄嬛传》本身就是一个披着古装的外衣,展现职场伦理的剧。”中国网友称,《甄嬛传》反映的就是中国社会现实,无论是职场,还是情场方面。数据显示,中国80后离婚率超过30%,其中有四分之一是由于男人找“小三”,更能表明中国人对《甄嬛传》情节的认同不是基于主观偏见。该剧中的皇权至上,滥用私刑,与当下中国政治腐败、职场各类潜规则横行、缺乏监管、正义得不到伸张有相似之处,其根源都是“人治”。人治的准绳是人心,这是世界上最变幻莫测的东西,几千年来关于人的系统研究都没有达成一致。以统治者人心为准绳的管理自然具有不确定性、排他性、神秘性,这势必导致权力不受制约,造成社会存在无力感,对人生、对社会的不确定感,无法享受当下的安宁,从而产生焦虑、恐惧、抱怨甚至仇恨。罗素说过:“恐惧是残忍的根源。”这种恐惧需要通过不断获取来的权力来暂时镇痛。《甄嬛传》又正好满足了中国人窥视获得权力诀窍的愿望。相比之下,民主与法制社会具有确定性、民众参与性、透明性。这就让人们处于一种身心相对安宁的生存状态,不用把过多精力用于研究人的问题,而用于做事。

可怕的是,《甄嬛传》的热播并不仅因为它反映中国当下现实,更是被当作一部励志剧被乐此不疲地模仿、奉为秘籍。因此它被大众起了《甄嬛升职记》的别名。一些以《甄嬛传》为蓝本的职场攻略应运而生——《看甄嬛如何上位》;新闻标题也借甄嬛的光——《亿万富豪要选“妃”,上千“甄嬛”博上位》;至于从《甄嬛传》中学习计谋指导“小三”、正室的“夺爱宝典”更是数不胜数。人们认同并模仿甄嬛最终变邪恶,反映出中国人倾向于适应不合理制度,而不是反抗不公。一些中国人虽然嘴上对现实不满,可是恐惧让他们只得去适应,因为现实意味着无法改变,反抗可能会带来报复。

所以,中国人表面表现出仇富、仇官,认为他们的上位手段阴险,钱财来路不明,但私下里又去学习他们的手段以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这样,这些曾经抱怨现实对他们不公的人们,在自己使用不正当手段时,就有了开脱——“甄嬛开始不坏,差点被人整死;后来变坏,才能生存”、“社会就这样,我也是不得以。”人们笑贫不笑娼,上位手段越是反人性,越被人们佩服其意志强大。这正是剧中甄嬛所走过的心路,她无底线地伤害自己、伤害同类,去换取皇上的恩宠,去屈从于皇权。似乎只要走上去,有了权,就没有反抗这个制度的必要。有些观众在看到甄嬛亲手杀死腹中胎儿去陷害皇后时,拍手叫绝,称其手段高明、果断,直呼过瘾。从而得出结论:“要想成功,别人坏,你就要比他们更坏。”他们从来不去指责那个坐拥三宫六院,主宰她们命运的皇帝。这与文革时为了向党表现忠诚而告发亲生父母的行为,并无二异。

《甄嬛传》在中国的热播只是当下中国的一阵风,它的艺术价值远不及中国那些流传了几百年的经典。它不能代表中国文化的主流。我预言,《甄嬛传》在美国社会至多会引起亚裔一代移民的关注。至于那些深受西方价值观影响的美国人,并不能接受这种落后价值观的输出,因为他们既达不到文化共鸣,也没有动力去学习戏中的计谋。如果中国想输出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应该首先改善社会制度,让中国人自己先去相信不用“厚黑哲学”,而是通过勤奋、坚持不懈、正直,就可以达到成功。

中国那些流传下来并真正体现中华文明的经典作品,往往能够帮助人们树立信念,使人们相信,即使在最黑暗的时代,也有人性的闪光。比如《梁祝》中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了爱情不惜与强权做斗争;比如《三国演义》中关云长为了与刘备的友谊,没有接受势力更大的曹操的收买。同样处于东亚文化下的韩国拍摄的《大长今》是成功输出文化的例子,同样是描写充满阴险毒辣争斗的宫廷,医女长今没有同流合污、人性没有扭曲,而是相信正直、善良可以获得成功。她忠于爱情、忠于友情,报答恩人,终成一代传奇,让人们看到人性的力量。另一部是日本的《阿信》,那个战争和地震都打不倒,经历了丈夫自杀、孩子横死仍然坚强的日本姑娘创造了日本的商业帝国,激励了文革后整整一代中国人从苦难中站起来。

中国应该通过展示人性之善和美的文艺作品去感动世界、走向世界,让世界向往中国,而不是通过一部戏让中国人和外国人都觉得,这是一个正直的人没有生存空间,避之唯恐不及的可怕国度。

读者:侯健羽

来源:FT中文网


-------------------------------------------------------------
和朋友一起分享有趣的文章 - xiezhen
如果不希望再收到这些邮件,请直接回复告知

[科普讲堂] 探秘为何有人闻蛇色变?

核心提示:今年是蛇年,比起其他生肖动物,怕蛇的人似乎特别多,有的人连蛇的图片都不敢看,甚至听到这个字都心惊肉跳。进化心理学告诉你,怕蛇不丢人,人怕蛇是一种本能反应,是从人类祖先那里一代代遗传下来的。

  A、怕不怕蛇与胆大胆小

  蛇是2009年《科学美国人》杂志评选出的人类最害怕的十大事物的头牌。蛇年来了,那些特别怕蛇的人也犯愁了:再怎么不喜欢蛇,都要与之为伍一年了,这可如何是好?倘若问之为什么怕蛇?很多人又说不清了。很多人即便根本没和蛇打过交道,也会闻蛇色变。不仅是娇羞的女子怕蛇,七尺男儿怕蛇的也不少。事实上,怕不怕蛇绝不仅仅是胆大胆小的问题,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研究者发现,人怕蛇并非因为胆小,而是与生俱来的本能。这种反应不是在生活中习得的,而是从人类祖先那里一代代遗传下来的。这项研究曾发表在《心理学科学》上。

  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朱迪·德劳琪说:“我几乎是一位蛇恐惧症患者。当看到蛇的图片时,我便会情不自禁地喊‘天啊’。我的直觉一定有些东西让我早早地就有了怕蛇的感觉。”对此,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博士后瓦内萨·罗布说,这种感觉实在很普遍,即使我们根本没有看到蛇,也会情不自禁地讨厌或憎恶它们。

  “现在发现,人怕蛇其实是源于天性。”罗布说,在原始社会,人类的祖先为了获得生存优势和繁衍后代,便会趋利避害。而蛇和其他猛兽不同,它们的行动具有隐蔽性,而且极少出声,可以趁人不备置人于死地。所以,那些能迅速发现蛇的人更容易生存下来。同时,人类学家也说,早期的灵长类动物在野外复杂的环境中,必须能够发现蛇,这也有助于它们进化出更好的视力和更大的大脑。这样,按照“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进化原则,存活至今的都是这些人的后代,祖先的基因也沿袭了下来。最后,该研究小组称,人们对无腿和多腿的动物都有天生的恐惧,这是人类天生趋利避害的心理所致。

  进化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一种危险源,如果也存在于古代环境,会比仅存在于现代环境中的危险物更容易引发人的害怕情绪。如今大城市已难觅蛇影,汽车造成的事故比因蛇而起的不知多多少,但有因为怕蛇去心理咨询的,却鲜有害怕汽车的。而在原始社会,人类祖先必须要具有眨眼间发现蛇并迅速远离它的能力,这样才能生存下来。这种对蛇的警惕通过基因遗传至今,让人们大脑中深植了对蛇的恐惧和敏感。



-------------------------------------------------------------
和朋友一起分享有趣的文章 - xiezhen
如果不希望再收到这些邮件,请直接回复告知

[奇闻趣事] 如果没有电影特效,我们看到的电影是怎样的

如果没有电影特效。。。我们看到的电影是怎样的。。。。。前面看上去还能忍。。。看到最后一张我喷了一屏幕的水啊啊啊啊啊。。。via@英国那些事儿


-------------------------------------------------------------
和朋友一起分享有趣的文章 - xiezhen
如果不希望再收到这些邮件,请直接回复告知

[健康之路] 穿高跟鞋会影响食欲吗?

本文作者:林竹萧萧

流言 :近日微博流传,女性穿高跟鞋时足部受到挤压,导致整个足部和腿部的血液循环不畅,并由此导致摄食中枢供血不足,引起肠胃失调乃至厌食。如果本身就有胃痛、爱闹肚子之类的小毛病,一定不能长时间穿高跟鞋。

真相 :这则流言的中文原始版本,是说日本一个研究发现给孩子穿鞋码过小的鞋子影响孩子的食欲[1],几经演绎最终成了“穿高跟鞋导致厌食”这个版本。不过,以“日本”、“儿童”、“鞋码”、“食欲”、“外周循环”这几个关键词的组合搭配分别用英文、日文进行普通搜索或学术搜索都没能够找到原始研究论文。(如果有读者能够找到研究原文,请务必跟作者联系,多谢啦!)

高跟鞋不一定会让下肢血液循环不畅

高跟鞋让下肢血液循环不良似乎已经是个常识了,但这个“常识”却被研究证明并不是那么靠谱。2006年,巴西科学家们把一些抱怨腿肿或是腿使不上劲儿的女性找来做实验,测量她们穿着高跟鞋(跟高7厘米)走路和走完停下来时下肢静脉的压力。令人出乎意料的是他们发现当女性穿上高跟鞋走路时,腿部肌肉的负荷更大,小腿肌肉在收缩舒张过程中的压力变化要比赤脚走路更大;不仅如此,当走完一定距离后停下来后,穿着高跟鞋时被试者的小腿静脉压力更低[2],而这些对于静脉血液回流而言都是有利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研究都得到了一致的结果。在同样来自巴西的另一项实验中,研究者比较了赤脚、高3.5厘米的高跟、坡跟鞋以及高7厘米的高跟鞋几种不同情况下,小腿肌肉收缩时静脉回流的情况。但科学家们这次却从一些反应静脉功能的指标发现,与赤脚相比,鞋跟越高静脉回流就越不好,而且即便只是穿上3.5厘米跟高的鞋,这样的影响就已经存在了[3]。

如果细分析这两项研究,不难发现它们都是在穿高跟鞋走路和短时间静止这些情况下开展的。实际上,下肢长时间静止(久坐、久站)对下肢静脉回流的影响更大,这类情况下穿高跟鞋到底对静脉回流有何作用,暂时还没有相关研究可以考证。

在有关高跟鞋对下肢肌肉运动、静脉功能影响的研究里,并不能找到趋于一致的结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很多以“常识”推测的结果与科学研究实际观察到的结果并不一致。高跟鞋对下肢血液循环的影响,保守地说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与高跟鞋相比,长时间站立、糖尿病、超重等因素与下肢血液循环障碍的联系则明确得多,并有大量研究结果支持[4]。

血液循环与食欲

食欲受到了太多因素的影响,它一方面听令于大脑中枢(摄食中枢和饱食中枢),但同时也受到神经、激素(例如胃饥饿素)、精神和其他疾病的影响。但四肢血液循环障碍对食欲的作用却尚无直接证明。

一项来自泰国的小样本人群研究发现,足部按摩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同时它还能够减缓心跳和呼吸频率。研究人员推测足部血液循环可能是通过植物神经系统(例如迷走神经反射)来影响胃肠道蠕动和食欲[5]。不过这只是理论假说,而非实证,更不能因此推出“下肢血液循环不畅会使得摄食中枢供血不足”这样机制性的解释。

摄食中枢位于大脑下丘脑外侧区,与足部相距甚远,两者只能通过神经、激素或其他间接机制来建立联系。如果下肢血液循环真的能够对摄食中枢产生影响,那其究竟是导致摄食中枢缺血还是影响中枢相关激素分泌或是有其他作用,都是需要实验数据来证明的,毫无依据地选择相信某一种假说是不科学的。

结论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则流言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在没有明确实验支持的情况下,“推测”高跟鞋可能对食欲的作用,并“夸大”了其影响。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与其过分在意一些并没有被证明的细枝末节,倒不如平时多运动锻炼以及保持健康心态。这些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保证良好食欲有着更为确凿的效果。

P.S.跟高跟鞋相比,脚臭对他人食欲的抑制作用应该更确切吧。

P.S. 因本文主题关系,文中并未涉及高跟鞋本身对健康的不利影响,大量数据显示高跟鞋会改变足底受力分部,对于脚趾形态、骨骼形态是有着明显的影响的。尤其对骨骼发育尚未完全的女性而言,应尽量避免长时间穿着。关于穿高跟鞋对健康的影响,请看:
高跟鞋:美丽推手,健康杀手
选择不当,美丽鞋履成酷刑
摇曳高跟鞋,容易崴脚怎么办?

参考文献:

1.     新闻来源: 警:久穿高跟鞋可能会厌食
2.    Poterio-Filho, J., et al., The effect of walking with high-heeled shoes on the leg venous pressure. Angiology, 2006. 57(4): p. 424-30.
3.    Tedeschi Filho, W., et al., Influence of high-heeled shoes on venous function in young women. J Vasc Surg, 2012. 56(4): p. 1039-44.
4.    Bartholomew, J.R., et al., Varicose veins: newer, better treatments available. Cleve Clin J Med, 2005. 72(4): p. 312-4, 319-21, 325-8.
5.    Jirayingmongkol, P., et al., The Effect of Foot Massage with Biofeedback: A Pilot Study to Enhance Health Promotion. Nursing & Health Sciences, 2002. 4(3): p. A4-A4.


-------------------------------------------------------------
和朋友一起分享有趣的文章 - xiezhen
如果不希望再收到这些邮件,请直接回复告知

[独特视角] 恋爱起步价: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心理导读:为什么“恋爱起步价”会引起全民热议?爱情可以被被量价吗?为什么爱情会被物化?当真是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www.xinli001.com 

             

近日,由世纪佳缘网站发起的《2012-2013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甫一发表,就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和热议。其中讨论最为热烈的要数各地男女对于理想对方最低收入的要求,也被网友戏称为“恋爱起步价”,有网友表示,这份爱实在是太“贵”了,让人“爱不起”。所谓的“恋爱起步价”,并非此报告原创,早在去年夏天由民政部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介行业委员会与百合网联合发步的《2011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就显示,近80%的受访单身女性认为,男性月收入4000元以上才配谈恋爱。

 

爱情可否量价?

“恋爱起步价”的说法看似新颖,其实并没有颠覆人们传统的婚恋观。中国自古以来婚配讲究“门当户对”,认为只有婚姻的双方在社会经济地位上是匹配的,家庭才会圆满幸福。在心理学的角度,也有学者阐释了这一观点,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在爱情心理学领域名声显赫的伊莱恩·哈特菲尔德(Elaine Hatfield)以及她所提出的“爱情匹配假设”(Matching Hypothesis)。

从社会交换理论出发,婚恋的双方就像在买白菜,你情我愿的进行交换,交换的形式可以体现为美女配帅哥,郎才对女貌,或者两情相契,或者性格相合,彼此容纳。但是哈特菲尔德发现,以上所列举的这些并不能解释全部的婚恋现象,那么在某些情况下,双方的社会经济条件也就成为了交换的内容。

不过在这里,我很谨慎的使用“爱情”这个词,而以“婚恋”代之,是因为“爱情”的心理学定义本身就存在着极大的争议。例如前文提到的哈特菲尔德将爱情分为了“激情之爱”与“伴侣之爱”,在两种条件下,人们对于恋爱的对象选择的策略是不同的;美国心理学会(APA)前主席斯腾伯格(Sternberg)曾经从亲密、激情、承诺三个维度,将爱情分为了七种,面对不同形式的爱情,人们的选择标准自然有所不同。

根据我们所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已有的心理学理论,在婚恋问题上,是存在着一部分人(但并非是所有人)将经济条件作为选择的一个标准,这种行为从社会交换的本质上与依据相貌标准、情感标准等作出选择并无不同。

价值观的多元化

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经历,这些经历潜移默化的塑造了我们的价值观,而这些纷繁复杂的价值观又会在爱情问题上凸显出来,使得每个人的选择都显得那么独一无二不可替代。我们有可能遇到一个人,发现我们和对方对于爱情问题的看法差异之大,就像是《失恋33天》中黄小仙和魏依然的争论,永远不可能真正的理解对方的想法。但是对我们自己而言,之所以爱情很重要,是因为它满足了我们某种心理需要。

马斯洛(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广为人知,在我们看待爱情问题上也有着借鉴作用。根据这一理论,人们的需要分为不同的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高级需要的满足需要以低级需要一定程度的满足为前提,“一定程度”是什么程度?因人而异,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在追求的一定是自己此刻最迫切需要的,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并且包容其他人的价值观,在恋爱问题上,各取所需,实现共赢。

为什么要给爱情量价?

很多人抱怨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很多金钱从未买到过的东西也被摆上货架,待价而沽,譬如爱情,以及时间、理想,都被贴上了价钱的标签。这其实是价值观的多元化以及信息获得的便利性,导致的必然后果。

人脑不是机器,做选择是要耗费精力的一件事,而且可供参考的选项越多,做选择需要考虑的就越多,就像进化心理学所做出的假设那样,可能人类的大脑还保存着旷野丛林、茹毛饮血的习性,没有完全适应现代化的生活,渴望一种单一的简捷的选择标准来降低我们的认知负荷,而金钱恰好满足了这个需求。人们愿意对事物估价,因为相比于情感的复杂多变性,金钱标准正好符合了简单快捷,直观易得的要求。

不过,我们不能忘记的是,人的生命,就在于诸多的选择,我们不能草率的对待每一个选择,因为尊重生命的前提就是尊重自己的选择。爱情就是我们生命诸多选择中最有独特意义的一个,只有真正的尊重生命,才可以真正的沐浴爱情。

推荐阅读:

1、世纪佳缘网: 《2012-2013中国男女婚恋观

2、〔美〕马斯洛: 《动机与人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

3、(美)大卫·巴斯: 《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

4、Berscheid, E., Dion, K., Hatfield, E., & Walster, G. W. (1971).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and dating choice: A test of the matching hypothesi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7, 173-189.

5、Hatfield, E., & Rapson, R. (1996/2005). Love and sex: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 Lanham, M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6、Sternberg, Robert J. (1986). “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Psychological Review 93 (2): 119–135.

7、Lenton, A.P. & Francesconi, M. (2010). How Humans Cognitively Manage an Abundance of Mate Option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1(4), 528–533.



-------------------------------------------------------------
和朋友一起分享有趣的文章 - xiezhen
如果不希望再收到这些邮件,请直接回复告知

2013年2月27日星期三

[巧问妙答] 是不是年龄越大越难接受新事物呢?为什么?

1.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有路径依赖。一个人在青年,壮年练就成的髓鞘,使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思考惯性,行为惯性,心理惯性。如果要改变的话,是很痛苦的。这就要求这个人一直保持改进自我的意愿,能够像 @Raymond Wang 说的:“能不断反省、更新自己的定见。”

2,学习会经常暴露一个人的无知,这会很影响老年人的心态,很多老年人未必拉的下脸,向自己的孙子辈学习。问多了,孙子说一句:你怎么这也不懂啊。很多老年人可能就会因此止步了。这就需要一个人有强大的进取气质,而不是固定气质。

3,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年龄越大,接受学习新事物的难度越来越大,而收益越来越小,并且风险越来越大。仔细辨别两件事情的细微差异,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寻找,辨别,分析处理信息的。所以古话说,老来不学艺。就是说这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所以,题主问:是不是年龄越大越难接受新事物呢?我马上会说:是。

那么,是什么情况,一个老年人还能够像vieplivee的父亲一样还愿意去接受新事物呢?
好奇心。非常强大的好奇心。
正是强大的好奇心驱使他去了解这个世界的有趣事物,而大部分的人的好奇心早已经被磨灭,对这个世界熟视无睹了。

那么为什么他那么老了还有那么强大的好奇心呢?
我觉得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身体。是他的身体还能够支撑起他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还能支撑他去专注了解这个世界,是身体还能支撑他为了看电影,熬夜不睡觉。
而身体垮了的标志就是,不愿想事了。就这样吧。对世界开始敷衍了。不愿在难事上努力了。

为了不变成一个糟糕,无趣,顽固,自以为是的老头,开始锻炼身体吧。

参考资料:书籍《哪里的天才》《天才是训练出来的》。网贴《文艺和爱都是体力活

— 完 —

本文作者:梁伦中


-------------------------------------------------------------
和朋友一起分享有趣的文章 - xiezhen
如果不希望再收到这些邮件,请直接回复告知

[商业经济] 网络正在“吃掉”所有产业

别人的网络产业在跑百米大赛,台湾的政府却要求我们跑百米跨栏。–Jamie Lin

当然我们很难去定义到底什么才算是一个“产业”,毕竟产业与产业之间本来就没有明显的分野 — 餐厅制造食物,却也服务客人,是制造业也是服务业。超商卖罐装饮料,也卖研磨咖啡、关东煮,所以是零售业也是餐饮业。

但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所有产业存在,都在满足人类“食衣住行育乐”等需求。而更重要的是,近年来,人们越来越依赖“网络”来协助他们来满足这些需求。因此,

网络不是一个“产业”,而是一个“超级产业”

以“食”为例,为 500 家餐厅提供 24 小时网络订位的 EZTABLE,每年要送 200 万位消费者去餐厅用餐,产生上十亿的年经济产值。吃完饭后,很多消费者会到爱评网去评论他们的用餐经验,这些评论每个月又影响上百万消费者的用餐选择。新开的餐厅要刺激销售,会找 Gomaji 等“半价团购”服务来协助。而半价团购在台湾,已经是每年超过 50 亿产值的行业。

就算是“在家吃饭”的消费者,也有越来越多依赖网络来丰富他们的晚餐。食材方面,PCHome、Momo 购物上 24 小时都可以下单购买生鲜蔬果,永丰余集团的 Green& Safe 有机食材配送服务更是固定服务上万消费者,创造数亿年产值。买了食材不知道如何调理,每月有数十万消费者依赖 iCook 上数千个食谱来煮出更好的料理。

“衣”的方面,网络的穿透力道最惊人。台湾在线服饰零售已经是个年产值超过 200 亿的行业,占整体服饰零售更早已跨越 10% 关键门坎。除了各大购物、拍卖平台都以女装为重要主力外,也产生出了年销近 1,000 万件,营业额破 50 亿台币的 Lativ 以及年销数百万件,营业额 10 亿台币的东京着衣这两个隐形冠军。

而除了身上穿的,讲到脸上着的美妆,每月也有上百万消费者依赖最具公信力的 FashionGuide 美妆评鉴来协助他们选购化妆品。讲到婴幼儿用品,每年的数十万新手爸妈几乎都靠着 BabyHome 上的讨论与 Mamibuy 上的评鉴来协助他们为宝宝选购最安全、最健康的产品。

讲到“行”,高铁超方便的 T-Express 手机订票 App 才推出年余,已经累计超过 66 万人下载,每年有 150 万人次通过该服务购买高铁车票,更有超过 50 万人次直接使用该 App 通关乘车,完全省去纸本票务的麻烦。此外,也有数百万人依赖捷运地图、公交车动态、车队叫车等相关 Apps,来计划、加速、提升他们从 A 点到 B 点的体验。

讲到“育”,每个月有千万人靠 Yahoo、Google、UDN、苹果、中时等在线频道取得新闻知识,网络百科全书 Wikipedia 是台湾人最喜欢拜访的前 15 大网站之一,我们热爱 TED 程度更是高居全世界前 20 名。除此之外,在教育类 Apps 的世界,来自台湾的 QLL 更是在全世界突破 400 万次的下载。

讲到“乐”,台湾人依赖网络的程度也很惊人。我们的“在线游戏”市场有数百万玩家,每年产值高达 200 亿台币,每个月光是靠着巴哈姆特来选择要玩什么游戏的,就有好几百万用户。我们的“在线音乐”服务 KKBOX 也有百万订户,更是外销到日本与东南亚。讲到看电影,每年有两百万消费者透过 EZ 订购买电影票。讲到看演唱会,每年也有数十万消费者透过网络取得他们的门票 — 每次五月天、张惠妹和巧虎开卖,就是网络售票系统瘫痪的时候。

而上述这些例子,也只不过是“网络”在现代台湾人生活中所占据的地位,一些快速的剪影。实际上网络对我们的消费决策、生活质量所拥有的影响,远远大过这些,也远远复杂过这些,并且这个影响力还在逐年的增加之中。

所以说,如果一切产业的根源来自于人们对食衣住行育乐的需求,当消费者越来越依赖网络来协助他们满足这些需求,则网络对每个行业的影响力也就会越来越大,因此,网络正在一个个的“吃掉”这些行业。所以说网络不是一个行业,因为它不“只”是一个行业,网络根本就是一个行业之上的行业,一个“超级行业”。

三大问题

这样一个“超级行业”的发展,当然非常重要,因为它的蓬勃,会带动所有其他行业的蓬勃。但在台湾,网络产业的发展,事实上碰到了许多问题。

1. 资本市场的落后

当新典范降临,我们总是对刚开始的两年期望太高,失望后又对接下来的十年太过冷感。–Bill Gates

在 2000 年的第一次网络大航海时代,台湾的资本市场积极参与了网络公司的投资与发展,投入了上千亿台币的资金,但也随着之后的网络泡沫化,惨赔了上千亿台币。从此之后,网络变成创投的票房毒药。但曾几何时,电子商务已经逐步成长为破 5,000 亿年产值的产业,而在线游戏与网络广告也都是破百亿产值的经济活动,网络真的长大成了非常有投资价值的产业。

这本是台湾创投产业再次跨足网络的最好时机,但他们却发现自己已经无法理解这个产业。过去这 20 年来,网络在快速发展下,累积了非常多独特的产业逻辑,无论是产品面的连续开发、长期优化、云端布署、动态规模化,营销面的社群、搜寻优化、付费率、转换率、漏斗、用户取得成本、终身价值,以至于管理面的人才至上、选择权结构等等逻辑,都不是惯于投资制造业的本土创投所能轻易跨越的学习门坎。

因此我们看到不少超级成功的网络公司,像是神来也与 Lativ,从头到尾没有拿过创投的资金。而即使有拿创投资金的网络公司,从爱评、iCook、东京着衣到 FashionGuide 等近期成交的案件,多数的资金也都来自台湾以外的日本、新加坡等地创投。这代表了台湾创投在争取这个“超级产业”上已经落后于全世界,也代表了未来我们将得面对这个落后所带来的种种后果。

2. 基础建设的落后

就像在过去的世界,“电力网络建设”开启了家电行业,“公路建设”开启了流通行业一样,“带宽建设”是网络这个“超级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命脉。在这点方面,台湾早期居于全球领先的地位,所以 2000 年代我们的网络公司得以快速发展。但到了 2000 年代末,我们不但在“有线带宽”建设上开始逐渐被超越,到了 4G LTE 无线带宽建设上,我们甚至成为了全球的落后地区。这个基础建设升级速度的差距,在 5-10 年之后将会放大成台湾网络产业全球竞争力的落后,这也是我们将要面对的另一个痛苦。

3. 政策的捆绑

美国政府对于 Google 成功过程中最大的贡献,就是他们什么事情也没做 –某 Google 主管

最后,台湾政府从来没有正视过网络这个“超级产业”。不仅如此,还经常拿一些不符合网络产业逻辑的怪异政策来捆绑它。从 Android Market 闹剧、七天鉴赏、第三方支付、履约保证、乃至超级难用的网络 ATM 服务、3D 刷卡认证等等逻辑,都不断显示了台湾政府各机关对于这个产业的理解薄弱,也对这个产业的重大策略价值认知薄弱,才会对它进行种种无理的要求。

事实上,在一个产业发展初期,政府应该采取宽松政策,来让产业可以发展起来,站稳脚步。等到产业趋于成熟,此时才适合采取管制的策略。网络虽然在我们的生活中渐渐占据重要地位,但台湾的网络产业,事实上从未真的发展起来。面对一个从未发展起来的产业,就采取种种的管制策略,只会让这个产业胎死腹中。更重要的是,台湾政府无法管制境外的网络服务,所以当我们采取比其他地区还要严格的管制,这只会让消费者趋向国外的网络服务,最后伤害了本国产业与经济的命脉。

台湾的未来

十八世纪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国没跟上脚步,最后导致经济大幅落后,成为八国联军蚕食鲸吞的对象。二十世纪中后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台湾加入了代工的行列,虽然没有因此晋升列强,但的确累积了不少经济实力。如今,网络正在带来第三次工业革命,美、德、日、韩的领先地位已经确立,中国大陆则在急起直追。

台湾呢?

台湾正在面对来自全世界网络公司有史以来最激烈的入侵,Facebook 不花一兵一卒就在台湾攻克 1,100 万用户,淘宝、LINE、WeChat 乃至于各种 Web/App 游戏都在积极抢攻台湾市场。我们想要积极抵抗,甚至反攻国外,但上述的资本、基础建设、政策三大问题,正在成为我们反击最严重的绊脚石。

因此,我在这里谨代表所有台湾网络企业,以及所有的 TIEA 台湾网络暨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协会的成员大声疾呼,台湾必须要重点发展网络产业,必须要彻底解决网络发展的三大问题,其中

政府尤其必须要大力推动带宽基础建设,大幅开放政策环境

我们正处在台湾未来 20 年发展最关键的历史时刻。当台湾人使用本土网站与 Apps 时间越来越少,当韩国已经透过 LINE 开始在全世界攻城略地,当中国已透过十二五计划把“互联网”定位为关键产业的同时,我们不能再停滞下去。

 


-------------------------------------------------------------
和朋友一起分享有趣的文章 - xiezhen
如果不希望再收到这些邮件,请直接回复告知

[百年树人] 喧嚣过后,网络公开课路在何方?

译者SCWalter

图片:nyuhuhuu/Flickr

这些天,人人都在为网络公开课而疯狂。从媒体对在线课程和“Coursera”、“edX”、“Udacity”、“Udemy”等网络平台的频繁报道,到有关在线教育复杂性和商业模式的讨论,人们对于网络公开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在线公开课)的激情终于沸腾了。

网络公开课颠覆传统教育不仅是能不能的问题,而且是怎么能的问题。网络公开课只是节约了成本,降低了门槛吗?它会不会发展到像Napster一样的境地(译者:Napster是在线音乐服务的先驱之一,每首歌要价只有99美分。相比唱片CD,共享音乐从此变得轻松便捷。随后,包括国际五大唱片公司在内的音像界开始轮番攻击Napster涉嫌侵权。),面对一群穿着花呢套装的顽固劳工,担心自己的研究、出书和教学受到侵蚀。(译者:这里用到“Teamster
in tweed”,这并不是一种俚语,但有一定的涵义。Teamster是卡车司机,在美国,卡车司机工会是实力雄厚的工会,这里应该是在象征工人与新技术之间的矛盾。Tweed是格子花呢的衣服,是一种老派的花饰,应该是象征一种顽固守旧。)

这里,我们把炒作和评论放在一边,根据多年来对于“颠覆性创新理论”的研究(译者:这是本文作者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提出的著名理论,也译作破坏性创新理论。),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之所以讨论这个问题,是因为网络公开课带来的这场颠覆性创新有一点令人感到新奇,那就是它的开拓者恰恰是现在的市场领导者,而不仅仅是市场边缘的新兴企业。(译者:颠覆性创新理论认为大公司总是回避颠覆性技术,小公司则利用颠覆性创新蚕食市场,最终大公司走向灭亡。)这种情况是很少发生的。

但首先,网络公开课真是“颠覆性”的吗?

的确,“颠覆”这个词说得过分了。但是,当我们用到它的时候,这个词有特定的含义。网络公开课确实拥有一种颠覆性创新所具备的初期特征:

服务现有市场之外的潜在消费者(译者:即下文的“非消费者”,non-consumers)。与传统大学相比,网络公开课提供的服务是有限的,但是同时,它的服务是免费的,而且人们更容易接触到,它可以服务那些原本无法接受传统高等教育的人。这就好有一比,丰田公司早期的汽车不如底特律的汽车可靠,但丰田的汽车更实惠、更方便。所以对于丰田的第一批服务对象而言(“非消费者”),其他汽车真的是不值一提。

逐步进军高端市场。颠覆性创新不会在一开始就面向与现有产品相同的消费群,也不会直接与现有产品竞争,它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提高,逐步进军高端市场。最终,产品的质量会提高到足以吸引现有的消费群蜂拥而至。值得一提的是,进军高端市场需要一些关键技术,其中包括带宽、视频质量、在线共享工具等。这就是为什么网络公开课早就有了,但是到了现在才有可能蓬勃起来。

重新规范行业质量标准。最终,颠覆性创新会重新定义市场上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例如,在目前的大学系统中,大多数教授的奖励是基于他们的科研质量,而不是教学质量。但是,授课的媒介和规模会改变教学内容。将来的课程可能是根据用户的需要而组织开设的,不是根据教授的科研兴趣。网络公开课正在逐渐摆脱传统教育的限制:以Udacity的课程为例,利用网络媒体的优势,课程的设置从以学习时间段为基础转型为以学员能力为基础。(译者:以学习时间段为基础的课程设置就是按照传统理论决定:先学什么、后学什么,学习多长时间够用。)

到底谁在搞颠覆?

根据以上标准,由现有的市场领导者来开拓——甚至是紧跟——这种颠覆性创新是很罕见的,也是非常困难的。

但有趣的是,正是那些大牌名校引领了网络公开课的潮流,其中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通过edX平台),还有斯坦福大学。斯坦福大学突破性的人工智能课程然演变成了Udacity平台(这个课的教授又独立创办了Coursera平台)。

不是说老牌企业就看不到颠覆的到来;他们总是看的到的。但是市场中有许多其他的力量迫使市场领导者忽视颠覆性创新。比如,颠覆性创新在早期看上去不是很有吸引力,没什么利益可图,也没什么名气。又比如:公司最大的消费群表示看不上颠覆性创新,至少一开始看不上。但是现在,大学有可能在网络公开课上投资,这是因为颠覆性创新理论最终被广泛接受,精明的领导者知道如何早早地识别并抓住机遇。

不是说老牌企业就看不到颠覆的到来;他们总是看的到的。然而,老牌企业要想(成功)抓住颠覆性的浪潮,需要用不同的资源、不同的运营管理流程和不同的消费优先需求来建立一个独立的商业模型。否则,那些在传统商业模式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将会成为他们颠覆传统的拖累。这就是为什么IBM在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能够从大型机转型到个人电脑业务上,同时也是为什么网络公开课已经成功分离出来,成为一个个独立的企业。

尽管三大网络公开课平台——Coursera、edX和Udacity——都借助了“母校”的力量,但它们还是要小心抉择取哪些、去哪些。理想状态下,它们应该有能力主动拿来他们想要的东西,而不是被它们的母校强行推送(比如通过行政手段)。

根据我们的调研,这种母子关系发展下去唯一不会产生分歧的地方就是品牌。跟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这样的牌子挂上钩不会有什么坏处。相反地,名校的牌子可以用来当作质量的保证(即“背书品牌”),只要颠覆性品牌在颠覆性的新领域里可以体现出与众不同之处(即“实用品牌”),这也就是edX中“X”的意义所在。IBM就凭借自己的老牌子渡过了多次颠覆性浪潮。(译者:“背书品牌”——endorser
brands是一种支持性品牌,一般都是有名的老牌子,作为主品牌存在;“实用品牌”——purpose
brands是反映产品服务具体用途的子品牌。“edX”这个牌子来自教育——edu,X体现其创新之处。)

那么网络公开课接下来要怎么办?

个性化的需求将推动我们开发恰如所需的迷你课程。网络公开课不只是市场营销和寓教于乐。我们相信,它有可能演变成一种“规模化经营”,依靠网络媒体的技术和数据来为上百万学员提供优化和个性化的学习机会。

这与教授把课程视频简单地放到网上有很大不同。

早期的网络公开课建立在“流式商业模型”上,公司在一端将资料收集起来,将其转化为价值更高的产品提供给另一端的消费者,就像零售业和制造业一样。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之间相互交换信息将会成为在线学习的主流,这是一种类似Facebook或电信业的商业模式(“互助网络模式”)。如果传统的学位变得无关紧要,如果像许多人预测的那样,学习成为一个连续在职的过程,那么这种商业模式的转变就很有可能发生。随后,个性化的需求将推动我们开发恰如所需的迷你课程。

在这种情况下,比起网络公开课(以它现在的形式而言),诸如可汗学院和Knewton等互助网络和自适应的学习平台实际上有可能更利于促进学习,更能为广大学员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这样的转变与汽车工业里的转变没什么不同:福特T型车一直占据美国汽车市场的主导地位……直到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给消费者带来了选择性和多样性。(译者:简言之,福特的T型车无可非议地垄断了那个年代,但它坚持只生产黑色的T型车,并且不提供其他颜色。相反,通用收购了很多小的汽车公司,用不同的品牌生产不同特点的产品——如雪佛兰、别克、凯迪拉克、庞迪克、奥兹莫比尔等等,最大程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通过产品的多样化击败了福特。)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餐巾纸上为《连线·观点》画的草图。(译者:实际上这张图只是为了昭示克里斯坦森为《连线》亲笔绘了图,表达的意思很笼统:当持续性创新导致产品性能高过消费者的需要时,廉价而又恰好满足需要的颠覆性创新就会有机可乘。)

译者注:这里用到的MBA概念——颠覆性创新理论和背书品牌——可以在百度百科上找到详解。另外,“Coursera”、“EDX”、“Udacity”、可汗学院也可以百度百科之。


作者简介:迈克尔·霍恩和克莱顿·克里斯坦森

迈克尔·B·霍恩是创见(Innosight)学院教育实践的联合创始人兼执行主任。创见学院是一个非营利性的智囊机构,应用颠覆性创新理论来解决社会性的问题。霍恩是哈佛商学院的工商管理学硕士和耶鲁大学历史学学士。

克莱顿·M·克里斯坦森是一位屡获殊荣的作家,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商业管理教授。克里斯坦森是哈佛商学院的工商管理学硕士和经营管理学博士、牛津大学的经济学硕士和杨百翰大学的经济学学士。


-------------------------------------------------------------
和朋友一起分享有趣的文章 - xiezhen
如果不希望再收到这些邮件,请直接回复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