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8日星期二

[分享] Quora问答:为进入角色而采用的最疯狂的方式

译者魏咩也



Quora 问答 - 演员频道:为了进入角色而采用的最疯狂的方式有哪些?



克里斯汀·贝尔主演的电影《机械师》(贝尔在片中减去了非常可观的体重)海报能为这个问题带来一些启发。

来自 Merin Thomas,审判者 的答案:

在制作电影《拯救大兵瑞恩》时,斯蒂文·斯皮尔伯格决定拍摄一部不一样的战争电影。电影的重点没有放在表现士兵们的英雄气概,而是放在了战争那吓屎人的可怕一面。对死亡与破坏坚定不移地描述为我们展现了尽可能真实的战争真相,而全明星阵容——包括汤姆·汉克斯,Ƌ 32;特·达蒙与当时还未出名的范·迪瑟尔充满张力的表演都让这部电影受到了许多赞扬。

平心而论,拍摄战争电影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所有人都知道那些子弹、爆炸与屠杀都并不是真的。所以,要引领观众从精神层面进入电影非常困难。

准备阶段:

  • 为了让演员阵容在精神方面进入“战争即地狱”的状态,斯皮尔伯格让所有主要演员进行了为期十天的海军新兵训练。主持训练的是退休海军陆战队队员戴尔·代,他的全部工作就是尽力摧残这些演员。爱德华·伯恩施(在片中扮演一等兵理查德·瑞本)将这个训练形容为他一生 013;最可怕的经历。
  • 文化冲击等级很难想象。代只用片中角色的姓名称呼这些演员,并教给他们基本的战斗与存活技巧,甚至用空弹壳对他们射击。
  • 战地训练的第一天雨下地很大,每个人都被淋个湿透。雨水还将他们要在上面过夜的软土地浇成了泥土地。
  • 只给他们吃旧罐头口粮,并用海军陆战队的方式叫喊着令他们以两倍的速度移动。这些极限训练最终帮助他们在荧幕上在精神以及生理方面都表现地精疲力尽。

扮演了有名无实的大兵瑞恩的马特·达蒙没有经历这些可怕的事。他只在训练末段才出现,当时手里还捧着杯卡普奇诺咖啡。而他的戏份在不到六个星期的时间里就拍摄完了。这是斯皮尔伯格经过深思熟虑的一个决定。他想要在达蒙与其他人中拉出一点仇恨。

毕竟他们的角色花了三分之二部电影的时间在敌人阵线后寻找这个大兵。要让这些演员表演出痛恨一个角色的感觉,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去痛恨扮演这个角色的演员。




来自 卡里·瑞奇,电影评论员 的答案:

在试图通过从生理上的经历而进入角色的美国方法派,与通过心理还原及措辞进入角色的英国古典派演员之间一直存在着某种分歧。关于两者之间的不同还有一个传奇般的故事。故事发生在电影《强者为王》中的演员达斯汀·霍夫曼与劳伦斯·奥利维尔之间。其中一个版本是这样 0340;:霍夫曼的角色经常失眠,所以霍夫曼连续几天不睡觉,憔悴地来到片场。奥利维尔看着他说,“亲爱的,你为什么不试着去演出这种感觉呢?”点击链接看具体故事:http://www.simplydustinhoffman.com/tryactingdearboy.htm




来自 毗瑟挐·巴布 的答案:

在这方面没人能打败丹尼尔·戴·路易斯

  1. 为1988年的电影《布拉格之恋》学习了一门完全陌生的语言;
  2. 为1989年的电影《我的左脚》打断了他自己的肋骨;
  3. 为1992年的电影《最后的莫西干》绝食;
  4. 为1993年的电影《纯真年代》像19世纪70年代的绅士一样生活了一段时间;
  5. 为1993年的电影《以父之名》去监狱体验生活;
  6. 在1996年的电影《激情年代》整个拍摄期间都没有洗澡;
  7. 为1997年的电影《拳击手》成为了一名职业等级的拳击手;
  8. 为2002年的电影《纽约黑帮》得了肺炎;
  9. 为2005年的电影《杰克和罗丝的情歌》离开了他的妻子;
  10. 在2007年的电影《血色将至》中吓跑了与他有对手戏的其他演员。




来自 拉特纳卡尔·萨达绥拉,硬核电影爱好者 的答案:

为了《沉默的羔羊》中汉尼拔医生这一令人难忘的表演,安东尼·霍普金斯仔细察看了各种系列杀人狂的档案,去监狱拜访他们,旁听了系列杀人狂的听证会,并对他们进行研究。他还练习不眨眼,脑海里记住这个角色。

为了《忘情毕加索》中的毕加索这一角色,安东尼·霍普金斯确保自己的饮食与毕加索一样严苛。

在拍摄奥利弗·斯通导演的《尼克松》时,安东尼·霍普金斯数次观看了尼克松所有的演说,以求进入角色。他还亲自拜访了认识尼克松的人,从而获得一些个人看法。




来自 大卫·达拉谟,演员、喜剧演员、制作人 的答案:

我认识亚特兰大的一个女演员。她一生都在与精神分裂症作斗争。她本可以通过药物稳定自己的状况。当时我正与她参与一些戏剧的演出,台下的她非常难以接触。但一上舞台她简直放电般让人震惊。我宁愿与疯狂的她打交道,因为她的表演实在是太棒了。唉,一旦她的状况稳定 9979;来,她就失去了那份令人震惊的电力。那份激情也随之而去。所以一旦她开始表演,她就会停止药物治疗。激情也就回来了。这对她来说非常困难,但她还是选择了这样做。我们必须钦佩她的献身。这并不容易。




来自 斯瑞堪斯·斯瑞库马尔,好莱坞、宝莱坞、马莱坞 的答案:

罗伯特·德·尼罗做过一些非常疯狂的事来进入角色。下面列举一部分:

《出租车司机》:

为了《出租车司机》,德·尼罗还真考了个出租车驾驶执照,并在纽约四处12个小时不停载客。

《愤怒的公牛》:

在《愤怒的公牛》中,德·尼罗扮演了真实生活中的拳击手杰克·拉马塔。为了使片中他将人几乎打死的场景拍地更加准确,他每天都非常辛苦的训练,有时候还和拉马塔本人一起。德·尼罗非常努力训练,以至于打断了拉马塔的肋骨和牙齿。要记得,拉马塔本人是个真实的职业 5331;击手。

电影拍摄暂停。而在之后的四个月中,为了扮演又肥又老版本的拉马塔,德·尼罗把自己变得又肥又老。在那四个月中,他每天都沉溺在粘稠的肉类,意大利面以及所有能够让他增加60磅脂肪的食物中。

《铁面无私》:

不过他最大的献身也许来自《铁面无私》。其中德·尼罗扮演臭名昭著的犯罪大亨阿尔·卡彭。扮演这个芝加哥大亨需要德·尼罗再次增加体重,但是他坚持在每一个身体细节都要做到尽量靠近人物。他雇了小意大利的一个裁缝为他手工制作了一柜子禁酒时代的服装,包括一套卡 4429;用棒球棒打人时穿的丝绸内衣。这也让内衣不再在荧幕上出现这一说法成了泡影。




来自 阿比纳夫·高尔,电影爱好者 的答案:

关于这个问题,近期的电影中,我想到了阿斯顿·库彻尔的表演。阿斯顿·库彻尔在即将上映的传记电影《乔布斯传》中扮演了乔布斯。电影基于乔布斯刚刚创建苹果公司时的那段时间。库彻尔最近也刚刚被爆料在电影制作过程中,为了进入乔布斯这一角色,他进行了严格的果蔬 3410;食。

库彻尔谈论他的经历时说道:“首先,果蔬节食可以导致非常严重的问题。在我们开拍的前两天我被送进了医院。我感到非常疼痛。我的胰腺水平也非常不正常。真是太可怕了。”值得注意的是,事实上这个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正是在2011年死于胰腺癌,年仅56岁。




来自 普蓝加·沙帕尔,足球狂热者,Quora上瘾者 的答案:

唯一一位夺得三次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的丹尼尔·戴·路易斯是为了进入角色而故意经历一大堆麻烦的最好典范之一。他也被认为是同时代最好的方法派男演员之一。

“当他在由米兰·昆德拉的著作改编的电影《布拉格之恋》中扮演那个玩弄女性的脑科医生时,他自学了捷克语(即使这部电影是以英文对话)。在《最后的莫西干》中扮演那个拓荒者时,作为准备之一,他学会了建造独木舟。最出名的则是他那赢得奥斯卡的角色——吉姆·谢里௙ 1;的《我的左脚》中的得了脑瘫的爱尔兰艺术家克里斯蒂·布朗。在整个拍摄期间他都坐在一张轮椅上。“他会用你片中角色的姓名叫你,你得叫他克里斯蒂。这真是太疯狂了。你还得喂他进食,推着他到处走。在整个拍摄期间我只见过他走动一次,”谢里登的女儿,克里斯汀·谢ŵ 24;登回忆道。




来自 莫希特·拉斯特 的答案:

我要说的不是演员们为了进入角色而采用的“最疯狂”的方法,但仍然值得一提。在看完《钢琴家》之后,扮演瓦迪斯瓦夫·斯皮尔曼的阿德里安·布罗迪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认为这个角色非常难扮演,而阿德里安的表演非常精彩。我很好奇他如何为这个角色做准备。于是我ü 14;到了下面这些资料:

为了表演好这个音乐会钢琴家与大屠杀受害者斯皮尔曼,布罗迪每天要练习四个小时以上,最终学会了弹奏肖邦的作品。为了更加深入这一角色,布罗迪卖掉了自己的车子和公寓,不再用电话并搬去了欧洲,仅带着两个包裹与一台电子琴。他最终减去29磅体重。很明显,他的女朋友& #20063;和他分手了。

在一个BBC的采访中他说道:

我经历了一个从未经历过的饥饿空虚的感觉……没有经历这些的话我无法表演出来。我经历过失去,我经历过悲伤,但我过去不知道由饥饿带来的绝望是什么样的。

难怪他29岁时就赢得了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是迄今为止赢得这一殊荣的最年轻的演员,也是唯一一个30岁以下赢得这一殊荣的演员。

另一个众所周知的关于进入角色的故事来自于希斯·莱杰与小丑。

在扮演小丑之前,希斯将自己锁在一间公寓里长达一个月。他拒绝脱离角色去与任何人交谈。如果有人以正常方式与他交流,他会忽略他。他曾被警告已经变得太不正常,但他已经没有方法与其他人交流了!之后在《暗黑骑士》的后期剪辑中,他死于服药过量。



原文来自 Quora。由 @魏咩也BeSerious (新浪微博)编辑与翻译。引用或转发请署名。



-------------------------------------------------------------
和朋友一起分享有趣的文章 - xiezhen
如果不希望再收到这些邮件,请直接回复告知

[分享] 迪卡侬: 慢公司“逆袭”

同行们都在经历寒冬,迪卡侬却迎来最好的时代,这是为什么?

3月底,在开业6年之后,位于北京最繁华地段王府井大街的耐克旗舰店悄然关闭。作为耐克在中国直营的第一家旗舰店,它的关闭引得众多粉丝迷唏嘘不已。就在耐克关店的同时,在车程不到10公里的北京城东南角,迪卡侬大郊亭店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升级改造。5月,工程就将完ॣ 7;,届时,它的销售面积将达到8000平米,成为迪卡侬在亚洲最大的门店。

耐克的关店和迪卡侬的扩建,一冷一热的对比,体现出的是二者市场境遇的冰火两重天。库存危机带来的关店大潮正在席卷整个运动行业,耐克、李宁等众多国内外公司纷纷中招。然而迪卡侬却在过去的一年里刷新了自己开店速度的纪录,将门店数量从39家一举提升至56家。而且这个 ;纪录很快就会被打破,按照计划,迪卡侬年内会在国内再新开25家左右的门店,并在2015年实现150家门店的初期目标。

“对我们而言,中国市场是不可限量的,机遇到处都在。”迪卡侬亚洲地产总裁邸百航告诉《商业价值》,“在新开店的三四线城市,我们每天都能看到销售数字上的惊喜。”

同行们都在经历寒冬,而在迪卡侬的感受中,市场却是一片大好,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慢半拍”的迪卡侬

2010年之前,和其他高歌猛进的运动品牌相比,迪卡侬总是给人“慢半拍”的印象。

之所以说迪卡侬是一家慢公司,是因为这家公司在20年前就已经以生产商的身份开始在中国市场发展,但是直到2003年才在上海开出了第一家门店。此后的9年时间里,迪卡侬仅仅将自己的店铺数量提升到了39家,而这段时间,正是中国体育用品市场的黄金10年,国内外的知名运动品牌一路 高歌猛进地开出了数千家门店,其中李宁、安踏两家的门店数量更是一度逼近万家。

2010年以后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运动品牌们纷纷放慢了脚步,而“慢半拍”的迪卡侬却在这个时候开始慢慢踩紧油门提速。去年,本土运动市场遭遇到了10年来最大的滑坡,排名靠前的运动品牌合计关掉了数千家店铺,然而迪卡侬却逆市新开了16家门店,这简直就是在向同行们“示威” ;。

表面上看,当下的迪卡侬似乎是在开足马力狂奔,但这其实只是一种错觉。现实的情况是,几年前市场上那些“飙车”的运动品牌们纷纷遭遇发动机爆缸,抛锚在了路边,于是,后面一直不紧不慢行驶的迪卡侬开始上演接连超车的好戏。

当然,业务模式的不同决定了迪卡侬不会拥有像当年的李宁、安踏们那样惊人的发展速度,但是对于迪卡侬,眼下的发展速度也远远没有达到自己能力的上限。事实上,这家公司一直在有意克制自己扩张的冲动。比如,迪卡侬早在2008年就在武汉光谷设立了办公室,但直到今年1月,ઽ 4;汉的首家迪卡侬卖场才正式开张。

这种克制的背后,其实源于这家公司的耐心。作为一家非上市的家族企业,迪卡侬不用来承担太多短期的业绩压力,这让他们能够相对从容地按照自己的步调前进。

迪卡侬中国的管理层多次对外表示,公司所看重的是长远的利益,而非眼下的得失。在中国,迪卡侬运作的项目合同基本都是在20年以上,这也是国家规定的最长限度。“当我们选择一个地方开店的时候,我们是做好长期在这里投资的准备,会跟这个区域一起发展20到30年。”迪卡侬大 ;中华区副总裁易昂说,“而且,我们还跟合作伙伴们有一个君子协定,就是在合同期限到期后还会续签。”

当然,着眼未来并不意味着不看重短期的收益。易昂介绍,每家新开的门店在开店4年后,总部会有一些业绩指标上的要求,但在这之前,对于迪卡侬中国区来说,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将先把基础打牢靠,建立知名度、在提供优秀的产品和服务上做文章。在今天的市场上,迪卡侬能够&# 19968;直按照自己的节奏有条不紊的发展,这种耐心恰恰是本土企业身上最为缺乏的东西。

高速奔跑时的平衡术 

如何在高速扩张的过程中不出问题,这是一门学问。

许多公司一旦走上快速扩张的道路就会逐渐失控,而这背后共同的原因在于扩张带来的虚幻繁荣会让老板对公司的认知产生偏差。当下许多本土运动品牌受到重创的根源就在于误以为自身已经具备了挑战耐克等国际品牌的实力,于是盲目拔高,最终,期盼的华丽转身没有发生,反 2780;因为失去了曾经安身立命的优势而被消费者抛弃。

而迪卡侬身上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就在于它一直十分清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并且将它坚持到底。对于迪卡侬来说,这种竞争力首先集中体现在它的产品性价比上。

过去3年,整个运动市场的一大特征就是无论国际还是本土品牌都在不断涨价。耐克旗舰产品的价格与3年前相比几乎翻了一番,本土品牌也不甘落后,几乎每季的订货会都会上调产品价格,而且动辄就是10%以上,这一度招来了许多消费者的不满。

就在同行们挖空心思希望多赚钱的时候,迪卡侬却反其道而行之,想办法帮用户“省钱”。易昂告诉《商业价值》,过去的两年时间里,迪卡侬产品的平均价格下降了5%。

在这样一个CPI不断上涨的时代,迪卡侬的降价举措多少有点不可思议。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易昂解释说,这与迪卡侬的扩张是相辅相成的。公司体量增长带来的是产品数量以及订货量的增加,这让迪卡侬在面对上游原材料供应商时的议价能力也进一步增强,因此能够更好地控制成 本。“我们希望在产品材料、技术性能同等的条件下,价格能够比耐克等品牌的产品低至少20%到30%。”

迪卡侬内部的调研数据显示,其顾客的月收入平均在8000元以上。这是十分值得玩味的一点,对于这些消费者来说,选择迪卡侬绝不是因为他们消费不起更高价格的产品,而是他们对产品的选择十分理性。

“中国消费者对于产品的理解越来越深,也变得越来越精明,如果一个产品只值500块,那他一定不会掏1000块。”回顾过去两年市场的变化,这一点让易昂印象深刻。

明星代言和洗脑式的品牌广告对国内消费者的魔力正在迅速衰减,在痴迷耐克和阿迪达斯多年之后,一些中国消费者开始回过神来,将注意力重新放到了产品本身上面,而不是品牌公司赋予它们的各种精神和内涵。

迪卡侬恰恰在此时抓住了这部分“实用主义至上”的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在动荡的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除了坚守产品性价比的最优,迪卡侬能够逆势增长的原因在于始终保持自己的专业定位,不断挖掘消费者的运动需求。过去两年间,迪卡侬门店中的产品数量由过去的5000种增加到了现在的8000种。当某个运动门类的产品销售放缓的时候,立刻会有新的产品接过盈利的重任。

以滑雪运动为例,易昂透露,两年前,滑雪装备市场在中国几乎是不存在的,但如今相关的产品在迪卡侬店里的销售却火爆异常,刚刚过去的冬天,迪卡侬滑雪产品的销售额增加了50%,而在北京市场,这一数字更是超过了60%。

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在经历了黄金10年后,正在迈向一个全新的阶段。眼下行业的衰退其实本质上是一次消费需求的升级换代。传统门类的运动,比如篮球、跑步、健身等产品的需求依旧保持稳定存在,但是市场已经高度饱和,运动人群的兴趣点正在发生转移,滑雪、自行车、垂钓& #12289;高尔夫等细分运动开始成为他们的新宠,但传统的运动品牌们并不能提供这样的专业产品。于是,拥有近70个门类运动产品的迪卡侬就迎来了自己的机会。

在一个快速变革的市场,在适应市场需求的同时坚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才是迪卡侬能够在一个衰退的市场大环境中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 

挑战在哪? 

快速的扩张当然也会面临一些挑战,对迪卡侬来说当然也不例外。

从企业内部讲,困扰大多数同行的库存问题并没有让迪卡侬感到头疼。迪卡侬的全产业链模式让它的终端卖场和旗下的各品牌之间能够实现很好的沟通,并且灵活地调整工厂订单。 既然暂时不用为库存发愁,那么迪卡侬眼下最棘手的工作是什么呢?

易昂的回答让人有些意外:“人才是迪卡侬现在面临的首要问题,我需要找到足够多的有潜力的员工和管理人才,尽快替代目前的外派人员。”

目前,迪卡侬在中国已经拥有大约5000名员工,而为了尽快完成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3年内迪卡侬还将再招募至少5000名员工,这其中有1000人将成为经理级别的管理者。

迪卡侬的店长拥有很大的权利。虽然迪卡侬拥有完整的产品线,但是面对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需求。比如由于气候的问题,滑雪产品就不适合在南方大规模销售。正因有这样的差异存在,迪卡侬的店长们就必须学会根据所在市场的具体情况进行选品 5292;而且在日常经营中也要根据市场的变化灵活制定打折策略。让新晋的员工达到这样的高度,显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

这些店长们将成为迪卡侬感知市场的触角,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迪卡侬在一个地区的成败。

而从外部环境上看,眼下迪卡侬也在面临一些同行的挑战。

一方面,本土运动品牌开始将触角伸向户外品类的运动,户外运动市场至今也已经产生一定的泡沫。

另一方面,迪卡侬的模式也开始有人模仿。两年前,国美曾经借鉴迪卡侬模式在北京开设了两家大型的运动卖场,然而隔行如隔山,最后因为运营不善关门了事。如今,国内的巨头百丽也已经在上海开设了一家名叫TopSports II的大型综合运动卖场,不过与迪卡侬定位入门消费人群不同的是 ;,百丽将客户群定位成为更加专业的成熟消费者。

这样的定位能否成立,暂时还不得而知,但与当年的国美体育相比,百丽无疑在鞋服产品的生产和零售上拥有更为丰富的经验,这些都能够增加它的胜算。

总体而言,眼下似乎还没有哪个对手能够真正威胁迪卡侬的发展。“中国的市场足够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易昂说。

不过,从更加长远的角度来看,真正可能会动摇迪卡侬根基的或许是电商兴起而带来的零售业态的改变。

高性价比和体验式购物是迪卡侬对于消费者的最大价值所在,也是迪卡侬在面对竞争者时最为有力的武器,但电商对这两方面都会发起挑战。

互联网品牌最大的优势就是价格,比如在凡客,市场上动辄上千的冲锋衣被做到了只卖二三百元,虽然在产品质量和专业性上互联网品牌还无法与迪卡侬竞争,但这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碍。

而迪卡侬体验式购物的优势未来也会逐渐减弱。体验式购物对中国消费者产生吸引的最大原因在于,迪卡侬的客户中有大量入门级的运动爱好者,他们对想要从事的运动项目了解很少,对产品的知识就更加匮乏,因此必须要在店内亲身体验之后,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比如迪卡侬的自动快开帐篷,虽然使用便捷,但是如果没有店员亲自演示一遍操作方法,许多消费者自己是搞不定的。

但这样的情况只是暂时的,当市场完全成熟后,现场体验的需求也会降低,而那时,迪卡侬将会面临真正的考验。

迪卡侬已经意识到了电商的影响,并从两年前开始试水,在天猫上建设了自己的网上旗舰店,邸百航透露,去年至今迪卡侬电商业务实现了3位数的增长。目前迪卡侬电商业务的年销售额已经能够与一家成熟的迪卡侬卖场持平,而公司的长期规划是在10年内将电商份额的占比提高到15%ʌ 92;平均下来每年大约增加1%。

从这样一个目标当中,可以深刻体会到迪卡侬那种“慢公司”气质,控制发展节奏、时刻保持对自己的清醒认识,在快速变化中坚守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些是我们从迪卡侬这家“慢公司”身上能够看到的特质,而这几点不仅只对体育产业适用,对于所有身处快速变革行业中的公司 ;都是如此。

尚文|摄


商业价值iPhone 客户端

-------------------------------------------------------------
和朋友一起分享有趣的文章 - xiezhen
如果不希望再收到这些邮件,请直接回复告知

[分享] 印度的偷牛贼和走下神坛的牛

新德里——当夜幕降临在这个遍地砂砾的首都,犯罪团伙潜行在黑暗的街道上,在这个城市一个庞大的无家可归群体中,寻找容易下手的猎物;近年来,已有成千上万的受害者被抓住,用卡车运走。

警方表示,他们已经增加了巡逻,并设置了路障努力阻止犯罪团伙的偷运。在一些案例中,警察打入犯罪团伙内部,希望在行动时抓捕他们。但野蛮的盗窃行为仍在继续,盗窃对象都是骨瘦如柴的牛。在印度一些地区,它们正在失去以往的神圣地位,被屠宰,肉和皮被出售。

偷牛在这里被称为“窃”,随着日益富裕的印度人开始喜欢吃肉,甚至是在印度教里被赋予神圣地位的牛的肉,“窃牛”在新德里正成为一个越来越让人头痛的问题。大约有4万头牛漫步在这个巨大的城市里,犯罪分子将其中一些赶在一起,卖给不远处村子里非法的屠宰场。

德里的很多牛都是用来产奶的,它们的主人既没有地,也没有钱把它们圈养起来。所以,这些动物会吃道路隔离草坪上的草,或者从随处可见的垃圾堆中觅食。其他一些太老而无法产奶的牛往往会被抛弃,任由它们游荡在街头直至死去,或者被偷牛贼带走。

大批警察出动追捕这些不法分子,但驾驶着改装自卸卡车的亡命徒们不在乎会撞上警车,或者冲破封锁线。他们甚至曾将牛群赶到追捕者经过的路上,逼迫惊慌失措的警察们突然转向,避免撞上牛,因为在很多人的眼里,这样的行为仍是严重的罪行。

“这些团伙们多数偷流浪牛,但他们也会偷摩托车、轻便摩托车,”警官毕尚·辛格(Bhisham Singh)在一次采访中说,“他们最近绑架了一位妇女,对她实施了轮奸。”

在盗牛现象的背后则是印度社会的一个深刻转变。即使在印度教徒中,食肉,主要是鸡肉,也变得可以接受。印度如今是世界最大的乳制品生产国、最大的养牛国,最大的牛肉出口国,根据美国农业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的统计,印度的牛肉出口去年已超过巴西。

多数出口的牛肉来自水牛(印度的水牛数量占全世界一半),而水牛在印度并非神圣之物。据安得拉邦的官员最近估计,在该邦有3100个非法的屠宰场,经过授权的只有六个。最近一家报纸的调查发现,在该邦64个区,仅其中一个区的某一集市上,每年售出用于屠宰的牛就达数万。杀Ĥ 75;在印度大部分地区还属非法,一些邦禁止拥有牛肉。

很多非法牛肉可能是被当作水牛肉出售的,这是掩盖渎神行为的简单方法。但有时候,这些牛肉会落入德里的肉贩手里,他们的手机号码都是秘密流传的。人们可以从这些非法商贩那里买到牛排,这种交易的完成就像毒品交易。

穆斯林和达利特人在印度属于最边缘化的人群,他们也广泛食用牛肉。政府数据显示,实际上,穷人中的肉类消费增长最多,2010年至2012年,总的食肉量增长14%。

28岁的阿努杰·阿格拉沃尔(Anuj Agrawal)表示,他在一个严格奉行素食的印度教家庭长大,但他在十几岁的时候与朋友在餐厅里第一次尝试吃鸡肉。他现在吃各种各样的肉,包括牛排和汉堡。阿格拉沃尔说,“你一旦吃了肉,就无法回到只吃水果和蔬菜的日子。”

阿格拉沃尔表示,他的很多朋友也发生了类似的转变。但他与祖父母在一起时,从未吃过肉。他说,“如果我这么做了,我会被驱逐出教,所以跟他们在一起时,我是纯粹的‘素食者’。我还是想继承点家产的。”

绝大多数印度教徒仍然敬畏牛,印度两大政党之一的印度人民党(Bharatiya Janata Party)曾要求强化禁止宰牛行为的法律。

一些房东甚至拒绝将房子租给那些承认吃过肉的人。

但有很多人表示,对牛肉的需求持续上涨,因此盗牛行为十分猖獗。

盗牛贼通常在夜间悄悄潜入市里。当犯罪分子看到牛,周围又没什么人,他们就会停下卡车,放下斜板,利用绳索将牛引上末路。

盗贼通常能在一个卡车里装下约10头牛,每头牛赚取5000卢比——大约94美元(约合553元人民币)。在这个国家,有超过8亿人口每天的生活费少于2美元,一夜间逾900美元的收入可是一个极大的诱惑。

德里一些牛的不幸命运促使一些印度教徒在该城市的周边地区设立起牛群保护中心。锡吕·玛塔吉牛庇护所(Shri Mataji Gaushala)是最大的之一,有数千头牛生活在一个占地大约42英亩(约合17公顷)的保护区里。

有时候,救援来得太迟。锡吕·玛塔吉牛庇护所的经理布里杰德·夏尔马(Brijinder Sharma)——在他办公室的墙上挂着黑天神(Lord Krishna)拥抱小牛的画像——展示了一段视频,视频显示一辆载有牛群的卡车在驶向非法屠宰场的途中被截停,但很多牛已经因为热衰竭而死亡。


-------------------------------------------------------------
和朋友一起分享有趣的文章 - xiezhen
如果不希望再收到这些邮件,请直接回复告知

[分享] 《中国合伙人》VS《社交网络》:中西方成功学的差异

时光网特稿  《中国合伙人》正在内地热映,难免令人想起《社交网络》,两部电影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诸多相似之处。不妨让我们从以下13点,比较两部影片的硬件与软件。

 



  真实原型

  都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一个青年人从校园起步的创业历程,以及与两个合伙人之间分分合合的关系。都具有传记片性质,展现了一个著名企业的创建历史及企业文化。成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创业者的敢为天下先。

 


  Loser

  都用开场约五分钟的段落交代了创业的原始动机:一个是因为想出国没出成,另一个是因为想泡妞没泡成、想进兄弟会没进成,成东青和扎克伯格的事业都起源于失败。成东青这个口语闹太套最终成了留学教父,扎克伯格这个社交障碍者最终创建了最大的社交网站。双方对话 0197;快切镜头完成,干脆利落地表达出他们在追梦的道路上碰了钉子。

 


  性格缺陷

  成东青是土鳖,扎克伯格是书呆子,两人的成功都具有传奇色彩。然而他们有另一面专长,在事业起步阶段起了关键作用:一个擅长记单词,另一个擅长写程序。他们在跟女人和哥们联络感情上则显得很低能。

 


  好基友

  成东青和扎克伯格都有一个在专业和眼界上比自己强的搭档,并且都是这个搭档最早启发了他们创业的念头。于是成东青开始办培训班,扎克伯格开始对比女生照片。两个得力助手都很有商业头脑,擅长整体规划。

 


  小坎坷

  一开始他们的做法都不合常理,成东青背着学校私自开班,也没拿到办学许可证;扎克伯格通过盗窃方式获取了大量照片,并且引起女生非议。他们都受到了严厉的惩罚,成东青被学校开除,并交了一笔罚款;扎克伯格被留校察看六个月。

 


  大争论

  电影都以一场桌上争论贯穿始终,以闪回方式讲述了故事的来龙去脉。双方都分列两侧,显露出对峙架势。《社交网络》采用了大量过肩镜头,《中国合伙人》则运用了俯仰视角,都形成了压迫意味。成东青和扎克伯格都以犀利的言辞把对方噎得哑口无言。反抗并最终胜利的 9968;方坐在里侧的玻璃幕墙旁边,人物的转椅朝向楼外,预示沉思并将反攻。两场争论都是鏖战,都不得不午休一段时间。

 


  目无师长

  都用一堂与创业内容相关的课程来表示主人公的自负,成东青等人在留学讲座上驳斥教师并公然走掉,扎克伯格则扔下一句答案淡定地离开教室。他们都坐在教室后方,被同学鄙视:扎克伯格收到女生递来的纸条,成东青等干脆被围殴。

 


  纨绔帮手

  王阳和肖恩都有那么点潇洒不羁的气质,并且都在聚会上有出格行为:王阳失了身,肖恩招来了警察。两人都是理想主义者。

 


  分歧

  在做大做强的过程中,合伙人不可避免开始转向散伙人。《中国合伙人》的第一次分歧是是否上市,《社交网络》的分歧是是否加入广告。两对搭档都征求了第三合伙人的意见。第二次分歧则牵涉到股份问题,原有股份都被稀释,以吸引新的投资者。甚至成东青和扎克伯格的 2929;份都占51%。

 


  10  拆伙

  新梦想合伙人在婚宴后分道扬镳,脸书合伙人在新办公室里闹翻脸,都跟周围喜庆的环境格格不入。三人位置呈三角对峙状态,大吵一番后都用降镜头和小景深表现了唯一成功者的孤独。

 


  11  惹官司

  两伙人都面临着“内忧外患”,成东青被美国考试机构起诉剽窃,扎克伯格被竞争者起诉盗用创意。他们输了钱,却赢了行业立足点。《社交网络》的“外患”形成单独一条线,《中国合伙人》的“内忧”一度游离到了国外。

 


  12 话痨

  两部电影都是商业片大导演的话痨之作,都有泛黄的色调和漂亮的运镜。陈可辛用了杜可风,打乒乓球等段落精彩绝伦;大卫·芬奇用了老搭档杰夫·克隆威斯,赛艇那场戏的移轴摄影令人印象深刻。当然陈可辛的剪辑不会& #20687;芬奇那样疯。

 


  13 成功学

  在《社交网络》结尾,世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面对自己一手打造的市值250亿美元的facebook,蜷在椅子里颓废地一遍遍刷新发给前女友的好友申请——他赢得了世界,却换不回最初的那个人。扎克伯格为成功付出了极大代价,他除了钱什么都没有了。

 

     而《中国合伙人》则宣扬了另一种充满光明却不无诡异的价值观:有了钱便有了世界,钱可以弥补一切不计代价的曾经。

 

来源:Mtime时光网 作者:何小沁



打喷嚏链接:http://www.dapenti.com/blog/more.asp?name=xilei&id=77562

喷嚏图卦微信:penti_tugua



每天网络精华尽在【喷嚏图卦】       喷嚏网官方新浪围脖

-------------------------------------------------------------
和朋友一起分享有趣的文章 - xiezhen
如果不希望再收到这些邮件,请直接回复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