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4日星期三

科学松鼠会 » 肉毒杆菌出现!为何又是“没标准”?

学松鼠会 » 肉毒杆菌出现!为何又是“没标准”?

 【图片出处:http://prosec-ltd.com/】

作者:CFSA_钟凯

在奶粉肉毒杆菌污染事件中,很多媒体和公众都注意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我国竟然没有奶粉中肉毒杆菌的限量标准,甚至不是奶粉必检项目,一些媒体也毫无意外的提出了这个问题但是另一个令人困惑的事实是:全世界都这么干!为什么大家都不对这个危险性很大的致病微生物进行严格限制呢?要不要像媒体上说的“进口奶粉或必检肉毒杆菌”?(国产的就是放心奶是吧?)

说到标准,很多人马上想到一个个的数字,或者“超标”“限量”、“不得检出”等概念。实际上这仅代表了标准的一小部分,那就是“限量标准”或标准中的限量指标,但“没标准”的说法基本上都是指限量指标

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配方食品》(GB10765-2010)为例,它对产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板岐肠杆菌、沙门氏菌有限量规定,没有提肉毒杆菌但实际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乳制品良好生产规范》(GB12693-2010)对设备设施、生产环境、人流物流等都有很多管理措施,尽管不针对肉毒杆菌,但却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污染风险。

在之前写的一篇博文《安全源于规范》中已经说过,过程管理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末端检测,正因如此,发达国家和地区更重视规范导则和指南的应用。企业也会有很多质量控制手段,包括GMP、HACCP和各种管理制度,并不都是靠“数字”来管理。但目前我国无论监管者企业、公众还是媒体似乎都特别看重限量指标,其实这也很好理解:依赖一个明确的数量概念作出优劣判断,既不费脑子,也省得到环节上去抓过程和行为

那么一个限量标准或限量指标的出台意味着什么呢?首先,企业要将它纳入质控体系重点控制,从原料到成品的各环节都要增加检测项目第二,检测机构要研制国标检测方法,在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等方面需要有充分的把握,因为检测结果可能会用于法律仲裁第三,监管机构的实验室需要常年配备相应的检测设备、试剂耗材,还要进行质控和人员培训等。第四,监管部门在制定抽检计划或监测计划时也需要考虑增加这个项目,否则岂不是“不作为”?第五,标准管理部门需要履行WTO通报评议程序,向各贸易伙伴解释制定这个标准的科学依据,否则一旦引起贸易争端,说不定要诉诸国际仲裁(尤其当它是强制性的)这背后又会牵涉到为标准制定而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这一切对消费者意味着什么呢?主要是成本上升。无论监管者和生产者做什么,产生的一切成本其实都是我们这些底层消费者买单,只不过有的变成商品售价的一部分,有的变为政府财政支出的一部分(也是我们交的税)所以“要不要制定标准”的命题就很简单了,那就是看它给我带来的安全保障的提升值不值得我花这个钱。

以肉毒杆菌为例,它在自然界常见,但食品污染比较少见,而且主要出现在家庭自制食品它的繁殖和产毒条件相当苛刻:要严格隔绝空气;需要适宜的水分活度、营养条件、环境温度;在成人肠道菌群的排挤下也很难站稳脚跟。引起中毒的主要是它的毒素,而毒素又不耐热

对于食品工业来讲,这样一种危害大但致病概率很低的细菌,我们主要考虑容易被它污染的“高危”食品或容易受它影响的“高危”人群比如对罐头食品的“商业无菌”要求中包括了肉毒杆菌的控制,因为罐头食品符合它的产毒条件,如果污染容易带来较大健康风险而对肉毒杆菌的“高危”人群(1岁以下婴儿),奶粉不是其主要风险来源,蜂蜜才是主要的。因此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和各贸易国经过多轮讨论,也没有将它列为一般食品中需要重点控制的微生物

如果奶粉偶发一次肉毒杆菌污染就要制定标准或成为必检项,无异于大炮打蚊子、大海捞针,这个成本和收益相比绝对是不划算的进一步说,下次另一种食品偶然污染肉毒杆菌,也成为必检项吗?最后干脆所有食品必检肉毒杆菌不就得了。监管者倒是省心了:反正我要求检了,出问题也不是我的责任至于成本,反正是老百姓买单,他们还会为我的严格监管、零容忍鼓掌叫好,媒体也不会攻击我

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三聚氰胺奶粉的出现才顺理成章。一个行业的潜规则,一个恶意添加根本无法预知的行为,竟然因为不是“必检项”就不能发现了吗?监管难道就是在实验室倒腾瓶瓶罐罐?自从三聚氰胺之后,国家开始加强奶粉监管,但老百姓既没得到实惠也没得到安心,我看最幸福的是卖仪器设备的,现在各大乳品企业的实验室设备动辄几千万,远超各种国家科研机构,我看着都流口水

其实监管者如果想表达对肉毒的高度关注,完全可以说“今后将不定期抽检”,其实对于企业来说,尤其是那些大企业,这种 “说不定哪天就抽到我”的震慑力一点也不比“批批检”差,而消费者需要承担的成本却会大幅降低

经过这件事,那些大企业说不定自己就会把肉毒杆菌做为质控必检项了,其实对我来说这是很悲哀的事情一罐奶粉从原料到出厂需要经过1千甚至2千多项质控检测,企业根本不在乎再增加几项,因为这个成本还是我们这些消费者买单

对于一个偶发风险,无论如何加强监管和控制,它依然会我行我素的时不时来捣个乱正确的应对方式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不是“枕戈待旦”。我们需要的是可承担的安全成本而不是饿着肚子喊零风险、零容忍标准主要是控制系统性风险,用标准只能解决有限的问题,用良好的过程控制才能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

1我不是知识的创造者,只是一个搬运工。

2转载或节选请征得同意并注明出处。(联系方式:zhongkai@cfsa.net.cn;微博@CFSA_钟凯)

3、文章如有瑕疵或遗漏欢迎批评指正

奶粉里的肉毒杆菌哪来的?

相关文章  

-------------------------------------------------------------
和朋友一起分享有趣的文章 - xiezhen
如果不希望再收到这些邮件,请直接回复告知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