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日星期日

[分享] 论语中有一些糟粕的东西为什么没有删掉?

我靠,看到这么多一边倒的答案我的强迫症又犯了,必须要破一下。

1,论语流传到现在,已经有一些东西被删改了。
根据一些考证,论语本身的版本就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之间增删改的成分都有很多,有的版本甚至多了一章,或者少了一章,并且很难考证出到底谁的版本最正确,这里面并非是年代越久远的就越接近真实版本,因为有些人会抱着夹带私货的想法把一些文字偷偷塞进去假装是孔子෾ 8;的。不过这属于训诂学的范畴,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论语流传到现在已经被删改了不少了,所以题主的说法有一定的真实性。

2,应该说随着时代文化的进步论语是会越来越被删减的。
中国人有一种为尊者讳的毛病,有些荒谬无聊的话出自一些偶像之口,后人觉得这怎么可以于是就想不要让后后人知道,于是就删一些,这也是有的。比如论语中孔子见南子后赌咒发誓说我们之间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要发生了什么不得不说的就“天厌我”,我就怀疑这么大的一个涉 及到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超级大八卦怎么可能就这么完了?所以我有理由猜测当时的论语肯定有更详尽的描述。而现代的人,从头到尾看过论语的又有几个?论语中的一些内容注定要越来越不被注意,久而久之,不排除会出一些论语精选之类的书,论语中说过的一些话实际上也ļ 39;是名存实亡了,除了一些学术专业人员。
对了,上过学吧?语文书上有论语节选吧?你到现在为止是不是也就记得论语上课本上节选的这几句?偷偷的告诉你就是节选的这几句都有删改哦~~~
就算是我们现在口口相传的一些出自论语中的短语也未必是原意了,比如这句:以德报怨,再比如这句:老而不死是为贼。

3,古代的文盲是现在的N多倍,中国人有90%都不识字,加上通信出版业的不发达,以及书籍的易损毁,这些都给一些人制造文化垄断创造了条件,简单说,就是:“我说孔子说了什么,他就说了什么,你们不要争论,我是最权威的。”一个旁证是:司马迁著史记之后,很多史实就只有 0182;一本书上有。应该说由于孔子的影响力实在太大,想要在论语上造成文化垄断是很难的,但一个重要的机会就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在那个时代,烧几本书杀几个人,就彻底扼杀一种文化的事情是完全有可能的,我们现在读到的论语,已经是逃过那次文化劫难之后的了,这就给一 些人搞文化垄断创造了条件。

4,并非没有人敢或者有能力删改论语,后世很多人都以圣人自居,比如朱熹,以这货的操性,这货绝对动过论语。李世民以圣王自居,他连兰亭序都敢整走他也绝对敢搞论语,而且他也有足够的资源搞这个。一些孔子的学生传人似乎也有这个能力,至于有没有这个胆量另说。有人ÿ 52;到康有为,这货是属于未遂的。

5,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文字尚且不统一,孔子周游列国,这么大的影响力,你要说他当时的著述没有被翻译成几国文字,打死都不可能,那么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后,各语言的“论语”是如何被翻译统编到秦篆的呢?又甚至根本不存在翻译,根本就是秦国人收集到的一些呢?这些话 ;到底是不是孔子本人所说的呢?后人根据了哪些版本才编译出这本论语呢?这些都存疑,因此有理由相信论语在这个阶段肯定也是被删改过的。

6,古人的认识水平和今人有极大的差异,所以对于一些今人看起来平庸的内容也不会去删。
看过朱熹的注你就知道,古人能识字就已经是不得了的事情了,识字之后再能看懂古书就更了不得,看完古书又能领会意思,并且还能阐发,那更是牛逼中的战斗机了,朱熹的注是给那些将来要当公务员的人看的,他那个注甚至浅显到告诉你正文那个寝是睡觉的意思(手头没资料ઽ 2;为杜撰,仅为说明朱熹注有多low),这放到现代那就是幼儿园的水平。所以,你所认为的浅显平庸,放到古人来看说不定会有不明觉厉的赶脚,比如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古人物质之匮乏是今人难以想象的,多少人一辈子都没见过肉,孔子的这句让他们看了只会产生高端洋气上 档次的赶脚,崇拜都来不及哪还会去删它?

PS(好长的ps啊):由此阐发出我的另一个观点(钱钟书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不过我是没看他的书之前就有这种感觉的,所以我保留原创权。)今人喜欢捧古人,说他们的哲学多么多么高明,艺术多么多么伟大,给人一种错觉,似乎都是不可超越的巅峰,让现代很多人也开始崇拜起&# 26469;,似乎觉得古人真的有多厉害,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无论从哪方面讲,今人的成就都要远高于古人。就拿勾践墓出土的那个什么宝剑来说,一些书上说古人这种冶炼水平今人至今难以超越,其实就是放屁,且不说这把剑在当时是举国之力铸造的,单说现在我们要是不计成本的 ;话,完全可以用纳米技术搞出一把史上最牛逼之剑。古人的哲学思想,包括儒释道,在今人看来都是粗糙的,含糊的,经不起推敲的,后人给这些哲学上打了无数的补丁,勉强让他自圆其说,但如同那个悖论所说的,一门被打了无数补丁的哲学还能算是原来那个哲学吗?和康德黑 684;尔金岳霖冯友兰的哲学著作相比,论语中哪里有那么详细和成体系的描述?艺术的,科学的领域里就更多了。所以,很多现代人被另一些现代人迷惑了,觉得古人真的好牛逼好牛逼,然后一个不好的影响就是开始崇拜古人,比如孔子都说什么什么了,你能有孔子聪明吗?居然还敢& #35828;他的不对?实际上孔子说的不一定对,如果他说的直到现在都还是对的话,那么中国人三千年的文明延续,居然毫无发展,那就成笑话了。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今人总是如此不切实际的夸奖古人呢?我觉得可以在知乎上开一个问题,不过在这里我先抛几块砖,其中一个原因我赞同钱钟书所说的大人总是喜欢夸奖小孩,对于远不如自己的,总是有动力夸奖鼓励的。还有就是我觉得是人的造神心理、好古心理,这方面阐๤ 8;起来就多了。

矮油,回来看评论里很热闹啊。
有人争议关于论语的版本问题,这个我随便百度了一下,原文链接在这里:论语版本源流
节选文中一些段落:
(二)《论语》一书结成的时间和作者
最早提到“论语”两个字,并将其当作书名或篇名来引用的,是《礼记》中的《坊记》有这样一段话:“子云,君子驰其亲之过而敬其美。论语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由此可知:《论语》一书的得名必须早于《坊记》的成篇。虽然《礼记》诸篇的年代问题,历来都 456;聚讼。唐朝初年成书的《隋书·经籍志》说《礼记》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河间献王所得孔子弟子与其后学所记;二是西汉未年的大学者刘向考核经籍整理出来的。后经戴德、戴圣相继整理删减,成为今天的样子。所以,今本《礼记》又称“小戴礼”。还有,1993年在湖北郭店出土 的战国中期文献中,有一篇显然就是今本《礼记》中的《淄衣》。郭沂先生考察了郭店出土的文献后认为:《子思子》一书原来就叫做《中庸》,就是《史记·孔子世家》中“子思子作中庸”的“中庸”,而今本《礼记》中的相关篇章原来都是《中庸》一书的篇章(见郭沂“《论语&# 12299;·《论语》类文献·孔子史料——从郭店简谈起”)。由此推测,《论语》成书时间约在战国初期。持此种观点的还有清代学者刘宝楠(《论语正义》),近代学者杨伯峻(《论语译注》)。

语是若干断片的篇章集合体。这些篇章的排列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就是前后两章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而且这些篇章绝不是一个人的手笔。论语一书,篇幅不多,却出现了不少次重复的章节。其中有字句完全相同的,如“巧言令色鲜矣仁”一章,先见於学而篇第一,又重出於& #38451;货篇第十七;“博学于文”一章,先见于雍也篇第六,又重出于颜渊篇第十二。另外还有基本上是重复,只是详略不同;如“君子不重”章,学而篇第一多出十一个字,子罕篇第九只载“主忠信”以下的十四个字;“父在观其志”章,学而篇第一多出十字,里仁篇第四只载“三年” 以下的十二字。还有一个意思,却有各种记载的,如里仁篇第四说:“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宪问篇第十四又说:“不患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卫灵公篇第十五又说:“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如果加上学而篇第一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便是ŵ 25;复四次。这种现象只能作一个合理的推论:孔子的言论,当时弟子各有记载,后来才汇集成书。所以论语一书绝不能看成某一个人的著作。(杨伯峻《论语译注》)
(四)《论语》的版本和真伪
和许多先秦古籍一样,《论语》经过秦火和战乱曾一度失传,至汉代复出现若干个传本,最著名的就是《故论语》,《齐论语》,《鲁论语》三大流派,它们在文字,篇名及篇数上互相都有差异。
《鲁论语》有二十篇,汉代的龚奋,夏厚生,夏后建,萧望之,韦贤,宣城,ü 06;卿等人传授之。由于主要在鲁地的学者中传习,故谓之《鲁论语》,汉时还有《论语解》十九篇,均已亡佚。现有清于鬯撰《新定鲁论语述》二十卷,钟文丞撰《鲁论语》一卷,徐养原撰《鲁论语续考》一卷可作参考。
《齐论语》则主要在齐地的学者中传习,全书二十二篇,其 ;中二十篇的章句很多和《鲁论语》相同,只是多出《问王》和《知道》两篇;《古论语》二十一篇,也没有《问王》和《知道》两篇,但是把《尧曰篇》的“子张”问另分为一篇,于是有了两个《子张篇》。篇次也和《齐论语》,《鲁论语》不一样,文字不同的计四百多字。所 谈的多是玄学,有汉代的王卿,庸生,王吉,朱畸,贡禹等人传授。由于是齐人传授之学,故谓之《齐论语》,此书也已亡佚,现有清马国翰辑《齐论语》一卷,清王少兰辑《齐论语问王知道逸文补》一卷。
《鲁论语》和《齐论语》最初各有师传,到西汉末年,安昌候张禹先学了《鲁论语》,后来又讲习《齐论语》,于是他把两个本子融合为一,但是篇目仍以《鲁论语》为根据,“采获所安”,号为《张候论》。张禹是汉成帝的师傅,其时极为尊贵,所以他的这一个本子便为当时一般 儒生所尊奉,后世也皆用此本,于是《齐论语》,《古论语》大半都失传了。后汉灵帝时所刻的《嘉平石经》就是用的《张候论》。
《古论语》是在汉景帝时由鲁恭王刘余在孔子旧宅中发现的,且其字为蝌蚪文,故谓之《古论语》,当时并没有传授,仅孔安国为之训解。何晏《论语集解·序》说:“《古论语》,唯博士孔安国为之训解,而世不传。”《论语集解》并经常引用了孔安国的《注》。(但孔安国是否 曾为《论语》作训解,《集解》中的孔安国说是否是伪作,陈鳣的《论语古训·自序》已有怀疑,沈涛的《论语孔注辨伪》认为就是何晏自己的伪照品,丁晏的《论语孔注证伪》尤认为出于王肃之手。这已笔墨官司我们且不去管它。)此书已亡佚,现有清马国翰辑《古论语》六卷z 90;
直到东汉末年,大学者郑玄以《鲁论语》为基础,参考《齐论语》,《古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论语注》(简称:郑玄本),并加以注释。这样三家的差别就被泯灭了。

— 完 —
本文作者:枕水

【知乎日报——比新闻更多】听亲历者和内行专家八仙过海谈新闻,离现场更近一点。
下载知乎新 app - 知乎日报客户端(Android / iPhone 同步上架):
http://daily.zhihu.com/download

此问题还有 47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当代中国有没有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为什么今时今日的中国出现不了《道德经》《论语》?《道德经》又是怎么写出来的?
修身养性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你认为人有必要有意识地去“修身养性 ;”吗?

-------------------------------------------------------------
和朋友一起分享有趣的文章 - xiezhen
如果不希望再收到这些邮件,请直接回复告知

没有评论: